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章台柳 (第49/61页)
一句话驳倒了悟莲,可以叫她略略放心了些,照常念经礼佛,不再去多打听潼关的军情了。 到了六月十四晚上,惊人的情况出现了,“平安火”未到长安——这表示潼关已有变化。 果然,第二天有了确实的消息。哥舒翰率师出击,中了崔乾佑的伏兵之计,以致自相残杀,大败而归。潼关的番将火拔归仁,擒住了哥舒翰,降附安禄山,于是潼关沦陷。 一时人心惶惶,却又不知朝廷作何处置。十六日一早,百官照常上朝,只见大明宫乱糟糟一片,完全不是平日宫廷肃穆的景象。不久,得到确实信息,皇帝已听从杨国忠的主张,车驾出廷秋门,临幸西蜀。接着宫内大乱,太监宫女纷纷以驴马载运行李,往西赶了上去。 “逃难呀,逃难呀!”长安城内的百姓,奔走相告。 6 心胆俱裂的柳青青,茫然无主,只听凭惊鸿打点细软,随着人潮蜂拥而西。一路上车马阻道,行人拥塞,几乎寸步难行。好不容易到日落时才行近渭桥,却又望见火光烛天,据说是杨国忠怕逃难的百姓太多,阻塞了道路,下令烧断渭桥,绝了大家的生路。 震天的哭声与诅咒痛骂声中,惊鸿问道:“夫人,该怎么办?” “我,我怎知道怎么办?” “那么我来拿个主意。回去!” “回去?”柳青青惊惶失措地说,“回到哪里去?回到章台街,不是等死吗?” “不是回家。你忘了悟师太劝你的话了吗?” 悟莲劝过她,不如搬到法灵寺去住,借佛力挡住刀兵之灾。这不是一个顶好的办法,但事到如今,想来想去,还是法灵寺好些,不管怎么,有悟莲在那里,凡事也有个商量。 于是重新又往回走。直至午夜才走到法灵寺,柳青青已是气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